面對2019年95億元的經營開發任務指標和60億元的施工產值任務指標,三公司決定推行“7+1”管理模式,進一步完善區域工程指揮部設置和管理,強化營銷和施工生產管理,達到提升品質、趕超發展、做大做強企業的目的。 三公司召開黨委辦公會和總經理辦公會,經深入調研和專題研討,決定對區域一體化管理進一步深化改革,將原來的五個區域性指揮部優化為“7+1”模式,即7個區域指揮部和一個片區辦事處,分別為華東工程指揮部、華南工程指揮部、云貴工程指揮部、西北工程指揮部、川渝工程指揮部、華北(東北)工程指揮、華中(魯豫)工程指揮和廣西南寧辦事處。 通過實施“7+1”管理模式,在營銷工作中,堅持理性經營,以營銷創新探索發展路徑。以市場為導向,優化區域布局,完善產業鏈條,實現從被動追隨市場到主動適應市場、再到區域經營創造市場的“三級跳”。在施工生產管理上,不斷強化專業施工特色,以“高、精、專、特”為準則,全面整合產業布局,把創新重點放到提高施工能力、管理能力和創效能力上。橫向上構建營銷策劃、土建施工、科技攻關、工藝工法、設備租賃和海外工程的綜合集成,開拓城市軌道鋪軌、四電集成、站房房建等高質量版塊,構建上中下游銜接、各類資源聚焦、共商共享的高質量產業結構體系;縱向上提升隧道施工、混凝土施工、制架梁施工等建筑業一體化施工能力,打造不同地質結構、不同氣候環境、不同軌道類型等多種條件下的鐵路、軌道、公路、路基等全領域施工特色。在做實做強上,堅持“大業主、大市場、大項目”經營理念,開拓思路,提升經營品質,逐步構建“貼近市場、資源共享、定位準確、管理規范”的區域經營生產管理體系;提升自主經營能力,擯棄對中間力量的過多依靠,力爭在高層、高端、高質量營銷策劃中實現新突破。在明確主責和主攻方向上,持續發揮聯系各方的工作優勢,與相關單位同頻共振、共同推進項目策劃、項目建設和項目管理,起到區域市場“觸角”和“橋頭堡”作用;以區域化營銷為中心任務,保持大西南、大西北等傳統優勢區域,緊密結合雄安新區、粵港澳大灣區和長三角經濟圈等新拓展區域市場,主動對接投融資項目策劃和追蹤,拓展城市軌道鋪架、站場房建等專業領域。在區域化監管職能精準發揮上,堅持降本增效、開源蓄效、轉型創效、推進機械設備、物資集采、勞務招標的集約化管理,增強成本控制話語權;堅持資金調配、設計變更、工程評優、辦公設備的歸口管理,探索土建施工、混凝土方量運輸和機具設備租賃融合的“最大公約數”,實現最大程度的節約管理資源。 |